中文
English

补血不补气,等于补瘀血!这就是你越补身体越堵的原因

2021-11-26

谈起补气血,很多人都能侃侃而谈,阿胶养血、红枣补血,等等。为什么有的人明明有血虚的表现,却越补身体越差,效果适得其反,怎么回事? 气血病最常见的是气血不足和气血不畅。 如果是气血不足,好比粮库里的粮食不足,你去补血养血,这没有问题;如果你体内的气血循环不畅、气虚血瘀,粮库里囤积的粮食运不出来,堵在那里,这时再一味地去补血,只能越补越堵,加重血瘀。 补血不补气,越补越瘀

有的人分不清自己属于哪种情况,其实很少有人单纯的属于气血亏虚,或者单纯的气虚血瘀,往往各自都沾一些,因为气血在体内不够了,运行循环缓慢不畅,逐渐地也能形成瘀滞。

补气,可以让血活起来补气,是间接的补血

气虚血瘀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气虚。气是推动血运行的一个重要的力量,没有气,血就不会动,所以气虚的人血行慢,它就容易瘀。因此各位朋友补血也要补气,气足了有了动力,血就会动起来,这时再去补血,才能达到效果。 我们仔细观察老年人的舌头,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小的瘀点在,口唇的颜色也比较暗,这些就是体内有瘀血的表现。这种瘀跟人上了年纪后,气的推动作用减弱、血行缓慢有关。 气对血的总体作用 气能生血:血的生化过程离不开气化,吃下去的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接着分化成津液和营气,再转化为血液,这个过程要依靠气的作用,气盛则生血充足,气血则影响血的化生。 气能统血:气对血液具有统摄作用,使之循行于脉中,而不致外溢,进一步加重气血的损耗。气摄血,实际上是脾统血的作用。 气能行血:所谓“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是血液循行的动力。 所以想补血的人,别忘了补气也很重要。提起补气很多人都能想到黄芪,黄芪是比较日常的补气草本,但如果追求更全面的补气,更适合用人参,因为你去看生脉饮、四君子汤等针对不同气虚情况的名方,里面都用到了人参。

人参是“天地间的物华天宝”,甘温,大补元气,五脏六腑的气都靠它,也是补气方中最重要的一味。它的优势是补气更全一些,可以快速地给身体补充无形之气,凭借气的推动力让血液“活”起来。 血液活了,瘀堵就不会形成,气血周流,循环无端,故无病痛。而且人参还能补脾气,脾是气血生化的源泉,补足了脾气,脾能生化充沛的气血,也能改善血虚的问题。 总之,大家不要一看血虚了,就一味的补血,任何问题都要全面看待,否则任你再努力,都可能适得其反。

注:本文转自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