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中医药在加拿大有怎样的“魔力”?

F
2021-12-14


最近,生活在加拿大温哥华的本·博比克对中医的信任又加深了一分——他的妻子通过试管婴儿技术与针灸相结合的疗法,成功怀上并产下了第三胎。在使用针灸之前,这对夫妇已经失败过很多次。而在更早的时候,他正是在针灸的帮助下,改善了腰痛的症状。

  中医药文化在加拿大拥有怎样的魔力?中医课程是如何走进当地公立大学课堂的?带着这些问题,南方日报岐黄海踪——中医药文化全球深调研团队从美国旧金山一路向北,来到了加拿大卑诗省最大的城市温哥华。卑诗省是加拿大乃至北美地区首个为中医全面立法并给予中医医学博士头衔的省份,而在华人占比超过20%的温哥华,中医针灸已成为当地居民寻医问药甚至就业的选择之一。

医武结合

广东温病学派传人弘扬国粹

  进入冬天,温哥华的气温已接近0℃。夜色降临,在里士满地区沃尔爵路上,伍世龙医武养生学院门口的橘红色招牌亮起。每天晚上7时,这里的太极课程准时开课,每次课程都有超过20名学员参加。学员中既有华人也有老外,甚至还有一些白领在下班后专程驱车赶来上课。

  这里就是本·博比克夫妇接受针灸治疗的地方。刚一进门,本·博比克就掏出手机,给养生学院负责人伍世龙、朱雪映夫妇看新生儿的照片,喜悦、感恩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本·博比克感到腰酸背痛时,就会登门请伍世龙为他做针灸。整个过程几乎感受不到痛苦,针扎下去的瞬间,就像是被蚊子咬了一口。尽管路程遥远、医保无法覆盖所有费用,但这对夫妇认为,只要有疗效,这些付出就很值得。

  今年44岁的伍世龙来自广东中医温病学派世家,父亲不仅是广东精武会的传人,还是位传统中医师。伍世龙从小习武,也跟随父亲接诊看病,更得到广东省非遗陈氏飞针创始人陈全新的传授,习得独特的飞针针法。

2002年,伍世龙移民至加拿大温哥华,并先后考取了针灸师、草药师、高级中医师的牌照,随后开始接诊,推广中医疗法以及医武结合的养生理念。

  近期,伍世龙还将在昆特仑理工大学针灸系教授周易和中医的关系,在加拿大很多人只知道针灸,这些课程可以让他们更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

  伍世龙告诉记者,出国之后,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文化的情结更加深厚。能将兴趣与特长发展成事业,这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令伍世龙欣慰的是,在持续的推广下,不仅是华人,不少加拿大本地人也开始接纳中医药的理念。

洋弟子摩根已跟随伍世龙练了15年太极,打起太极来架势十足。记者探访养生学院时,作为助教的他正在教授太极、八卦。他说,练太极不仅可以巩固中医疗效,更可达到身心合一的功效。

  奔走呼号

  中医立法既是认可也是保护

  医武养生学院里的热闹景象,是中医药在加拿大落地发展状况的缩影——如今,中医尤其是针灸在当地已是遍地开花,仅在卑诗省就有数百家中医诊所落地。但事实上,与在美国的遭遇相似,中医进入加拿大以后,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未能获得合法身份

直到1993年,加拿大中医都还没有合法的行医执照。加拿大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理事会主席曹宝琪认为,除了用实际行动推广中医药、让中医药用疗效说话外,推动立法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根本与必经之路。而曹宝琪本人,便是卑诗省中医、针灸全面立法的推动者与见证者之一。

  作为加拿大卑诗省的注册高级中医师,曹宝琪从事中西医临床治疗与研究已近50年。从上世纪90年代起,曹宝琪就与中医界同仁一起,向卑诗省政府提出成立相关管理机构,并建议对针灸和中医立法,推动了中医在卑诗省的跨越式发展。

1996年,卑诗省政府颁布《针灸师法规》,成为继魁北克省、阿尔伯塔省之后,加拿大第三个为针灸立法的省份,但立法范围仅仅面向针灸。这远远未能达到当地中医界人士的期望。

我们提出,中医的范围其实很广泛,除了针灸治疗,还有正骨、导引等。曹宝琪认为,应该推动对中医的全面立法。他也一直为此奔走呼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卑诗省政府采纳了曹宝琪等人的意见。1999年,卑诗省针灸管理局规格扩大为中医针灸管理局;2000年,卑诗省政府颁布《中医师及针灸师法规》,明确为中医立法,并保持了传统中华医学的名称,开创了加拿大中医立法之先河,卑诗省也成为北美地区首个为中医立法并授予中医医学博士头衔的省份。

有人认为立法是对中医药发展的限制,其实不是。如果没有立法,中医师就不会被承认是专业人士,也就无法获得合法行医的执照。推动立法其实是对中医药和中医师的承认与保护,也是对患者的保护。曹宝琪说。

20084月,卑诗省政府又将针灸纳入医疗保健体系,同意家庭年收入低于2.8万加币的居民,可申请每年10次的包括针灸、整脊等在内的另类医疗。

  全面布局

  中医教育走进公立大学

  根据卑诗省《中医师及针灸师法规》,中医的执业范围有中药、针灸、推拿、药膳及气功,同时将中医的注册执照分为高级中医师、注册中医师、注册中药师及注册针灸师。

  中医有了监管部门与法律法规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接纳并使用中医,中医教育问题也逐渐进入公众视野。一直以来,中医针灸教育在加拿大的开展主要依托于各省开设的私立中医针灸学校,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2013年,卑诗省省长简蕙芝首次提出将中医纳入公立教育体系。次年,当地不少大学便开始申请开设中医专业,而昆特仑理工大学由于位处华人聚居的里士满地区,得以抢占先机。

  走进昆特仑理工大学列治文校园健康学院,可以看到中医系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墙上贴着的人体经脉图、内经图尤为引人注目。回想起设立中医系专业的过程,昆特仑理工大学健康学院中医系主任杨光芳博士坦言,在公立大学里开设中医系,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在健康学院里开设中医系,需要征询本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其他专业是否同意;经所有学院、专业同意后,还需要报送学校、高教厅审批。杨光芳惋惜地表示,最终高教厅仅批准了针灸课程,未来我们仍会争取加入中药课程

  中医系2016年正式开班授课,目前已有9位老师,学生则是一年一招,2018年共招收了15名学生。杨光芳介绍,包括临床实习在内,中医系学生在两年内修满30门课便可拿到文凭,参加考试领取执照。

  尽管学科建制有待完善,杨光芳仍高度评价中医教育进入公立教育体系的意义:加拿大主流社会认为,公立大学的布局是一种国家行为,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主流社会认可中医药;未来更可借助这个平台加深与中国高校和学者的交流,这对中医药进一步走向世界将发挥重要作用。

  杰森·图特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2011年开始学习中医针灸,到现在从事针灸行业已有4年多。他十分看好中医药在加拿大的发展前景,但也指出中医药在加拿大及海外其他国家发展最大的难处在于许多概念难以理解。比如,”“望闻问切等都是完全陌生的概念。如果能够证明中医药是切实有效的,同时让主流社会看到越来越多老外加入中医行业,这对中医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杰森·图特说。


  对话

  加拿大卑诗省中医针灸管理局理事会主席曹宝琪:

  推动中医药出海

  中文不能丢

  南方日报:您如何看待中医与西医的差别。两者有什么合作的空间?

  曹宝琪:依靠现代科技的西医诊断非常精确,光是乳腺癌就可以分成22种类型。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导致医疗开支不堪重负,在此方面中医将大有作为。

  中医的优势在于擅长治未病。中医的跟西医的是不同的概念,像我们常说的阴虚、阳虚就不是,而是。如果针对提前采取治疗手段,就可以预防

  与此同时,我们也强调专业间的合作,在未来推动中西医配合,可以让中医变得更加规范化、现代化。

  南方日报:您如何评价中医药在加拿大乃至海外的发展前景?

  曹宝琪:我对中医有信心,我们要看到中医的潜力。中医有完整的哲学体系、医疗体系、治疗手段,它是个无价之宝。

  中药在国外发展最大的瓶颈是安全问题,不少地道药材变得不地道了,不仅药效下降,往往还伴随着农药化肥残留、重金属过量等问题。中医药走向国际,首先要保证中药安全,同时也要推动所在国家与地区针对中药立法。

  南方日报:推动中医药出海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曹宝琪:一是要推动立法,既保护所在国家与地区的执业者,也保护公众;二是立法时中文不能丢;三是推动立法时业界同仁要团结一心,把握良机。

  在向海外推广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语言问题很关键。中医药在海外自然需要用当地语言立法,但是否、能否保留中文是个问题。加拿大目前只有卑诗省坚持保留了使用中文的传统——中医师面对病人可以用中文问诊,用中文记录病历;卑诗省也提供中文的执业考试,就连中医针灸管理局的官网也是中英文双语,但这些都是争取来的。

  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中文,学习西医的学生都需要学好英文,而外国人要学好中医,也必须学会中文。

注:本文转自网络,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