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51.肩周炎病人如何采用针灸疗法?

2021-02-17

51.肩周炎病人如何采用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肩周炎对止痛和肩关节功能恢复均有一定疗效,有时甚至能在针刺后的即刻,使病人本已运动受限的肩关节的活动幅度有较大改善。这种奇特的效果有时被称为“一针技术”。此外,除了传统的温针、艾灸等方法外,由于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应用于古老的针灸疗法,产生了如激光针、微波针、电针等新的针灸疗法,为针灸治疗肩周炎开辟了一个更新的天地。

肩周炎早期,以疼痛症状为主的病人,针灸治疗可每日进行1次;后期以肩关节功能运动障碍为主的患者,治疗通常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7日。针灸治疗肩周炎所选择的穴位主要有:肩髃、肩峰、肩髎、曲池、条口穴(距足三里5寸,胫骨前缘外侧一指宽处),并结合循经取穴和同名经取穴的原则。如肩峰处有压痛点或后伸肩痛,活动困难时,以太阴经为主,取手、足太阴经穴,先刺阴陵泉,再刺尺泽、太渊、肩髃、曲池;取手、足阳明经穴,先刺足三里,再刺肩髃、曲池、合谷、天宗等穴。有压痛点或内收困难时,以阳经为主,取手、足太阳经穴,及手、足少阳经穴,先刺阳陵泉,再刺肩髎、外关,凡刺下肢穴位时,患肩应同时作上举、外展和内收等动作,针灸具体操作如下:

(1)热补,进针后用提插捻转手法,使病人穴位处产生热感,留针15~30分钟。

(2)针上加灸:将针留于穴位内不动,随后在针柄上插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从艾条的下端点燃施灸。灸一段为1壮每穴1~2壮,每次灸2~4穴。

(3)为提高疗效可用28号毫针,针刺条口透承山,肩髃透极泉,肩内陵透肩外陵,天宗透秉风,针后一有感觉即起针。

此外,灸治方法尚可以通经活络为治则,取肩髃、肩贞、臂臑",曲池等穴,一般取肩髃、肩贞、臂臑以祛风散寒、调理气面,曲池以利湿通络、舒筋活血。风盛者可加配外关、风池穴以祛风通络:寒盛者可加配合谷穴以祛风散寒。每日施灸12次,每穴510壮,可用艾条悬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