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肩关节镜检查。随着关节镜器械的改进和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肩关节镜已成为诊断肩关节疾病的一种先进方法。对于肩周炎而言,肩关节镜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明确了其病理改变情况,进一步提供了病因学和临床治疗方面的依据。肩周炎的关节镜下所见特征:疼痛期可见滑膜充血,绒毛增殖、肥厚,充填于关节间隙,关节腔狭窄,容量减少,肱二头肌长头腱为血管翳覆盖。冻结期关节镜下可见肩肱关节囊纤维化,囊壁增厚,关节腔内粘连,肩盂下滑膜皱襞间隙闭锁,关节容积缩小,腔内可见纤维条索及漂浮碎屑等。关节镜下所见基本上也可与临床症状相对应。当关节镜下所见腋下囊周围滑膜有红斑状纤维蛋白血管翳时,临床症状为轻度的肩关节活东受限和疼痛;当镜下所见滑膜红、肿、厚等急性滑膜炎症,并在腋隐窝等处有早期粘连形成时,临床症状为各方向运动功能伴随着疼痛加重而严重丧失;当镜下所见滑膜粉红色,滑膜炎症程度减轻,腋下隐窝容积小于其原来的50%时,临床症状为中等程度的“冻结”;当镜下所见滑膜炎症消失,但腋隐窝等处仍表现为严重粘连、挛缩时,临床症状为严重的肩关节运动障碍。有人也将上述与临床症状相对应的关节镜下所见病理改变依次分为1~4期
(2)外科探查。国外在1945年就有人对肩周炎进行过外科手术探查,探查结果将关节囊粘连贴附于肱骨头的现象形象地描述为石膏敷于皮肤。此后的外科探查在大体上也基本看到的是粘连。通过外科进行的活检探查结果表明,病变部位主要是纤维组织、成纤维细胞、微血管的增加,即肩周炎的病理是位于关节囊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结构的轻度炎症表现。
(3)放射性核素扫描检查。国外也有人应用放射性核素扫描对肩周炎进行辅助检查,结果表明,肩周炎病人患侧肩比对侧肩有较微小但又明确增加的同位素吸收。但这一结果仅说明存在着一个炎性过程,对肩周炎的诊断价值并不太高。
此外的辅助检查还有骨密度检查和关节囊容积测定等。
上述辅助检查对肩周炎的诊断,特别是病理诊断十分有帮助,尤其是对肩周炎早期、病变较轻时的诊断提供了理论性的依据。但是,这些辅助检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例如检查指标的确立、检查造成创伤的程度等,应用于临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在应用时要慎重选择,必要时才予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