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国外常用的理疗方法与国内的方法略有不同。国外理疗一般均在体疗前后配合使用,而且主要采用超声疗法和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两种物理方法。现简介如下:
(1)超声疗法:超声疗法治疗肩周炎主要是应用其温热效应和机械效应。超声指的是在20千赫以上,不引起正常人听觉反应的机械振动波。治疗上常用的超声频率为800~1000千赫,超声在进入人体组织后一方面声能可转变为热能,另一方面细胞的摩擦也产生热,两者共同产生温热效应。同时,超声还是一种很强的压缩和伸张的机械振动波,它作用于组织,能使组织质点交替地压缩和伸张,使离子和质点获得不同运动速度,产生摩擦力,并可引起细胞的波动,产生一种细微的“按摩”作用。这一作用可特别地刺激细胞膜的弥散过程,能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延长、变软。因此,机械效应对肩周炎挛缩的关节囊更具有针对性。此外,超声还可将药物经完整的皮肤或粘膜透入体内,这种超声药物透入疗法以超声和药物的共同作用治疗肩周炎。超声疗法结合肩周炎病人的主动和被动练习可较好地改善肩关节运动和缓解疼痛。应用超声时,患肩一般处于外展、外旋位,这样可在肩关节囊前部和下部预先伸展的条件下获得更好的超声治疗效果。具体操作为:先在患肩涂上石蜡油,然后将声头轻压紧贴其上,并以每秒3厘米左右的移动速度做往返或圆周移动,连续输出的超声治疗剂量为1~2瓦/平方厘米,每次治疗时间为10~1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2)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该方法治疗肩周炎主要是应用低频脉冲电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经皮神经电刺激镇痛的作用机制尚不太清楚。根据“闸门学说”,周围神经中包括多种直径大小不同、传导速度不同、功能不一的神经纤维,其中直径略粗的神经纤维主要是传导非痛感,这些纤维兴奋阔值低,易平兴奋,传导速度快,其冲动能较快地传入中枢。粗纤维产生兴奋,不激动运动传出纤维的反应,而触动了脊髓后角中的胶质细胞(“闸门”),“闸门”兴奋后,关闭了向中枢传入的“闸”,因而阻止经细纤维传导疼痛冲动的进入,从而产生镇痛效应。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所用100赫兹左右频率、100微秒波宽的多形脉冲电刺激,可以选择性兴奋粗纤维,因此对肩周炎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在肩周炎病人体疗前后应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可较好地降低疼痛反应,并使肩周炎病人夜间容易入睡,具体操作方法为:选用频率为100赫兹、波宽100微秒的方形脉冲电流,电极为两个直径2厘米左右的圆形直流电用电极和衬垫,电极放在肩周炎痛区两侧或附近,两个电极之间保持2厘米-3厘米的距离,电流强度为15~30毫安,或调节至病人有较明显的振颤感为度。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