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立秋来临,养生要做出哪些调整

2025-08-09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需顺应「收」与「润」的原则。以下是结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科学的调整方案:

一、饮食:从「消暑」转向「润燥」

1. 少辛增酸,养阴润肺

   增酸:山楂、葡萄、石榴(收敛肺气,防秋泻);  

   忌辛:减少姜、辣椒、花椒(防肺火过旺);  

   润燥王牌:银耳、百合、梨、藕(可做莲子银耳羹/雪梨百合饮);

2. 健脾祛湿,为冬补打底:  

   小米、薏米、茯苓粥(清除暑湿残留);  

   忌贪凉:停冰饮,改喝常温酸梅汤/桂花茶;

3. 贴秋膘≠狂吃肉

  优选平补:鸭肉、鲫鱼、瘦猪肉 ;

   慎选:羊肉、榴莲(性热加重秋燥)


二、起居:调整生物钟,蓄养精气

1. 早起早睡,与鸡俱兴

   最佳睡眠:22:30前入睡,6:00-7:00起床(顺应阳气收敛)  

   午休缩短:20分钟为宜,避免昏沉。

2. 防凉不贪凉  

   空调设置:≥26℃,避免冷风直吹后颈(风池穴易受寒);  

   护住三处:腹部(神阙穴)、脚踝(三阴交)、后颈(大椎穴);


三、运动:从「发散」转向「收敛」

1. 温和运动为主

   推荐:八段锦、太极拳、慢跑(微汗即停);  

   禁忌:大汗淋漓的运动(耗伤津液)

2. 晨练推迟  

   等阳光升起、露水消散后(约7:30后),防湿寒入侵。


四、防病重点:呼吸道+肠道

1. 防呼吸道疾病

  晨起盐水漱口(杀菌防咽炎);  

  按压迎香穴(鼻翼两侧):每日揉按50次,增强鼻黏膜防御力。

2. 防秋季腹泻  

   隔夜菜彻底加热,水果洗净削皮;  

   腹部保暖:睡觉穿护腹带,尤其儿童。


五、情绪:防「悲秋综合征」

1. 晒背补阳

   9:00-10:00背对太阳晒15分钟(刺激膀胱经,驱散抑郁情绪)。

2. 芳香疗法

   香薰机滴入佛手柑+雪松精油(舒缓焦虑,增强安全感)。


六、三类人群特别注意

阴虚体质: 防口干/便秘 ,麦冬玉竹老鸭汤 ;

过敏患者 ,防鼻炎/哮喘发作 , 灵芝孢子粉+蜂蜜水 ;

心脑血管疾病 ,防温差诱发血栓 ,            丹参山楂茶(遵医嘱)。


关键口诀:立秋养生三字经

早睡起,少辛酸;   护颈腹,晒背暖;  

微汗止,悲秋散;  

润为纲,冬不乱。


秋日如同成熟的智者,从容有序方能厚积薄发。顺应自然节奏,是为冬日安康埋下伏笔。


分享
写评论...